当前位置: 首页 > 市场

全球快消息!乡村振兴丨沁县漳源镇:产业兴旺托起乡村致富路

日期:2023-03-24 16:27:34 来源:长治新闻网

沁县漳源镇:

产业兴旺托起乡村致富路

大地回春,农事渐起,春耕备耕、播种育苗正当其时。走进沁县漳源镇王可村百亩设施蔬菜项目基地,一座座日光温室蔬菜大棚比肩而立,棚内工人们正在热火朝天地进行育苗作业,培土、下种、覆盖......密密麻麻的穴盘让人眼花缭乱,恍惚间仿佛已看到一株株幼苗破土而出,工人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。


(资料图)

近年来,在沁县打造现代农高地战略指导下,王可村紧靠漳源镇“三线两区一基地”发展布局,开展百亩设施蔬菜项目建设,共计划发展露天蔬菜种植、暖棚育苗、冷棚种植共计110亩。目前已建成春秋棚13个,占地19亩。

“目前,我们正在进行的是白菜、辣椒等作物的育苗工作,棚内温度高,大概两个星期左右就可以出苗,到时候会分批供应给册村、漳源等乡镇进行种植。”技术员秦永刚向记者介绍道。

据了解,为提高土地产量,让农民从有限的土地获取更大的收益,王可村积极探索新路子,利用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做文章,流转土地,进行集体化、规模化种植,发展订单农业,连片种植白菜、线椒、茄子、西红柿等常见经济作物,改变单一的种植结构,提高经济效益,实现农民增产增收。

“我们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,将村民的土地全部以750元一亩的价格进行流转,然后再和公司进行合作。”漳源镇王可村党支部书记郭建明介绍道。

除了有750元的土地流转费用,村民还可以在集体的土地上从事日常田间育苗、播种、管理等工作,赚取劳务费用。

王可村村民梁志平笑着说:“丈夫在外务工,以前我自己在家种些地,农闲时间就来蔬菜大棚里务工,公司给我们提供技术、点子盘、育苗盘、种子等,比自己种省心了,还增加了收入,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,我很乐意。”

农户通过土地流转、基地务工、农业培训,既增加了收入,又提高了劳动技能,形成了紧密的联农带农机制,为助力乡村振兴,增加农民收入进一步拓宽了渠道,探索出致富的新路子。

乡村要振兴,产业必先行。“目前,我们建成春秋棚13座,下一步,我们将继续投入建设,计划再建成3座四季棚,占地30亩,扩大产业面积。村里目前通过光伏发电项目每年可以为村集体带来10万元的收入,沁河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在我村投资的万头猪场项目,每年也能创收8万元左右,再加上目前的百亩设施蔬菜收益,我对我们村未来的发展很有信心!”郭建明说。

如今的王可村,产业兴旺,人人有活干,有钱挣。下一步,王可村将继续坚持把农业增效、农民增收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,把高效设施农业作为农业提质增效的主攻方向,推动发展特色种养殖业,打造现代农业高地,推进产业融合发展,促进农民持续增收。

原标题:《乡村振兴丨沁县漳源镇:产业兴旺托起乡村致富路》

标签:

上一篇:

下一篇:

热门推荐

猜你喜欢

市场